Page 79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79

【注释】

                 ①恶:怎么。
                 ②偏:通“遍”,都。
                【译文】

                 礼有三个本源:天地是出生的本源,祖先是类别的本源,君王、师长是治
             理的本源。没有天地怎么产生呢?没有祖先从哪里出来的呢?没有君王、师长怎
             么治理呢?这三者都没有了,人世间就没有安宁了。所以礼对上是用来祭祀天,
             对下是用来祭祀地和祖先、君师的,这是礼的三个本源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五)

              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,异贵贱 ;义者所以合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妻、朋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
          之际也。今世之为礼者,恭敬而忮 ;为义者,布施而德 。臣以相非,骨肉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
          生怨,则失礼义之本也,故搆 而多责。夫水积则生相食之鱼,土积则生自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④
          之兽,礼义饰则生伪匿之本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

                【注释】
                 ①忮(zhì):嫉妒,怨恨。
                 ②德:此处指自以为有德。
                 ③搆:通“构”,结怨。
                 ④宂:无定居处。

                【译文】
                 礼原本是用来区别尊卑、分别贵贱的;义原本是用来协调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
             夫妻、朋友间关系的。但今天讲礼节的人,外表恭敬而内心嫉恨;讲义理的人,

             施舍给他人却希望得到回报。君臣之间互相非难,骨肉之间互相怨恨,这样就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
             去了原本提倡礼义的目的和意义,反而使人们因结怨而互相责难。水积聚得深广
             就会产生能互相吞食的大鱼,土堆积成山则会产生互相伤残的猛兽,礼义的制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物之灵,天下之贵
             和施行则会产生伪善的根本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六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
               春秋有经礼 ,有变礼 。为如安性平心者,经礼也 ;至有于性虽不安,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
          心虽不平,于道无以易之,此变礼也。是故昏礼 不称主人,经礼也;辞穷无称,
          称主人,变礼也。天子三年然后称王,经礼也 ;有故,则未三年而称王,变礼

          也。妇人无出境之事,经礼也;母为子娶妇,奔丧父母,变礼也。明乎经变之事,
          然后知轻重之分,可与适权矣。难者曰:“春秋事同者辞同,此四者,俱为变礼,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
   74   75   76   77   78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   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