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2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82
(八)
天 礼由人起。人生有欲,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,忿而无度量则争,争则乱。
人 先王恶其乱,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,给人之求,使欲不穷於物,物不屈於欲,
之 二者相待而长。是礼之所起也。故礼者养也。稻粱五味,所以养口也 ;椒兰芬
①
道 茝 ,所以养鼻也 ;钟鼓管弦,所以养耳也 ;刻镂文章 ,所以养目也 ;疏房床
②
笫几席,所以养体也 :故礼者养也。
君子既得其养,又好其辨也。所谓辨者,贵贱有等,长少有差,贫富轻重
③
皆有称 也。故天子大路越席,所以养体也 ;侧载臭茝,所以养鼻也 ;前有错
⑤
⑥
④
衡,所以养目也;和鸾之声,步中武象,骤中韶濩 ,所以养耳也;龙旂 九斿 ,
⑦
⑨
⑧
⑩
所以养信也;寝兕 持虎 ,鲛韅 弥龙 ,所以养威也。故大路之马,必信至教顺,
然后乘之,所以养安也。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,孰知夫轻费用之所以
养财也,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,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。
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礼书》
【注释】
①茝(chǎi):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, 即“白芷”。
②刻镂文章:指雕刻的形状和绘制的色彩。
③称:符合的身份。
④韶濩:二者皆为古代的舞曲,上文的武、象亦同。
⑤龙旂:绘有龙的旗子。
⑥九斿:亦作“九游”。九斿九星,在参旗南。军旗之一种。
⑦寝兕:以兕牛皮为席。
⑧持虎:以猛兽皮文饰车辆。
⑨鲛韅:鲛鱼皮装饰马的腹带。
⑩弥龙:用金饰衡枙为龙。
【译文】
礼是由人产生的。人生而有欲望,欲望达不到则不能没有怨愤,愤而不止
就要争斗,争斗就生祸乱。古代帝王厌恶祸乱,才制定礼仪来滋养人的欲望,
满足人的需求,使欲望不致因物不足而受抑制,物也不致因欲望太大而枯竭,物、
欲二者相得而长,这样礼就产生了。所以,礼就是养的意思。稻粱等五味是养
人之口的;椒、兰、芬芳的芷草,是养人之鼻的;钟、鼓及各种管弦乐器的音
声是养人之耳的;雕刻花纹是养人眼目的;宽敞的房屋以及床箦几席,是养人
身体的。所以说礼就是养的意思。
君子的欲望既得到滋养而满足,又愿受到“辨”的限制。所谓辨,就是辨
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