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6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86
马之神,清明、十月朔祭泰厉,又于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。至京师十庙、南京
②
十五庙,各以岁时遣官致祭。其非常祀而间行之者,若新天子耕耤 而享先农,
天
③
人 视学而行释奠之类。嘉靖时,皇后享先蚕,祀高禖 ,皆因时特举者也。
之 ——《明史·志第二十三礼一》
道 【注释】
①中霤(liù):即中溜神,中屋之神。
②耤(jì):帝王亲自耕种。
③禖(méi):古人求子之祭。
【译文】
五礼中第一是吉礼。祭祀的事都由太常寺承担,不过归属于礼部管理。明
朝初年把圜丘、方泽、宗庙、社稷、朝日、夕月、先农作为大祀,把太岁、星
辰、风云雷雨、岳镇、海渎、山川、历代帝王、先师、旗纛、司中、司命、司民、
司禄、寿星作为中祀,把对诸神的祭祀作为小祀。后来把先农、朝日、夕月修改
为中祀。天子亲自祭祀的是天地、宗庙、社稷、山川。如果国家有大事,就任
命官员祭祀告白。其中的小祀,都派官员去祭,对于帝王陵庙和孔子庙的祭祀,
就传下圣旨特别派遣官员去。每年固定进行的,大祀有十三个:正月上辛祈谷、
孟夏大雩、季秋大享、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,夏至方丘祭皇地祇,春分朝日于东郊,
秋分夕月于西郊,四孟季冬享太庙,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。中祀有二十五个:
仲春仲秋上戊之明日,祭帝社帝稷,仲秋祭太岁、风云雷雨、四季月将祭岳镇、
海渎、山川、城隍,霜降日祭旗纛于教场,仲秋祭城南旗纛庙,仲春祭先农,
仲秋祭天神地祗于山川坛,仲春仲秋祭历代帝王庙,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师孔子。
小祀有八个:孟春祭司户,孟夏祭司灶,季夏祭中霤,孟秋祭司门,孟冬祭司井,
仲春祭司马之神,清明、十月朔祭泰厉,每月的朔望祭火雷之神。对于京师的十庙、
南京的十五庙,都在合适的时候遣官去祭祀。也有并非固定的祭祀只是偶尔进行
的,比如新登基的天子亲耕而享先农、视学而行释奠等等。嘉靖年间,皇后享先蚕,
祀高禖,都是根据一个具体的时期特别进行的。
六、命本在天亦在人
(一)
夫天道三,人道三。天有命、有祸、有福,人有丑、有绋 ① 、有斧 。
以人之丑当天之命,以绋 当天之福,以斧 当天之祸。六方三述,其极一也,
不知则不存。极命则民堕,民堕则旷命,旷命以戒其上,则殆于乱。
——《逸周书·命训解第二》
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