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5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85
怎么可以在父母生我这样艰难的日子,举办宴会寻欢作乐呢?这实在是与礼仪相
违。”说完,便情不自禁地哭泣了许久。
(十一)
夫礼必本于太一,极大曰太,未分曰一。分而为天地,转而为阴阳,变而
为四时,列而为鬼神。鬼者,精魄所归。神者,引物而出。其降曰令,圣人象
此下之以为教令。其居人曰义。孝经说曰 :“义由人出。”孔子曰 :“夫礼,先王
以承天之道,以理人之情,失之者死,得之者生。故圣人以礼示之,天下国家
①
可得而正也。”人知礼则教易 。
——杜佑《通典·礼典第四十一》
【注释】
①教易:容易教育。
【译文】
礼一定来源于太一,太指的是极大,一指的是没有分开。等到分开形成了
天地,就转化成了阴阳,变化成了四季,布列成为鬼神。鬼是人的精魄所化,神
是从事物中引出的。礼自天而下即为令,圣人按照这个令发出的是教令。令在人
身上就是义。《孝经》上说“义是由人发出的。”孔子说:“礼是以前的圣王上
承天的大道,治理人的性情,失去了它人就死亡,得到它人就可以活。圣人把礼
昭示给人,天下国家就可以安定和谐了。”人知礼就容易教诲。
(十二)
五礼,一曰吉礼。凡祀事,皆领于太常寺而属于礼部。明初以圜丘、方泽、
宗庙、社稷、朝日、夕月、先农为大祀,太岁、星辰、风云雷雨、岳镇、海渎、
第三章
山川、历代帝王、先师、旗纛、司中、司命、司民、司禄、寿星为中祀,诸神
为小祀。后改先农、朝日、夕月为中祀。凡天子所亲祀者,天地、宗庙、社稷、
万物之灵,天下之贵
山川。若国有大事,则命官祭告。其中祀小祀,皆遣官致祭,而帝王陵庙及孔子庙,
则传制特遣焉。每岁所常行者,大祀十有三 :正月上辛祈谷、孟夏大雩、季秋
大享、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,夏至方丘祭皇地祇,春分朝日于东郊,秋分夕
月于西郊,四孟季冬享太庙,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。中祀二十有五 :仲春
仲秋上戊之明日,祭帝社帝稷,仲秋祭太岁、风云雷雨、四季月将祭岳镇、海渎、
山川、城隍,霜降日祭旗纛于教场,仲秋祭城南旗纛庙,仲春祭先农,仲秋祭
天神地祗于山川坛,仲春仲秋祭历代帝王庙,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师孔子。小祀八:
①
孟春祭司户,孟夏祭司灶,季夏祭中霤 ,孟秋祭司门,孟冬祭司井,仲春祭司
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