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3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93

一、小人趋利贪名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

                    ①
               樊迟 请学稼。子曰:“吾不如老农。”请学为圃。曰:“吾不如老圃。”樊迟出。
          子曰 :“小人哉,樊须也!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 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 ;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
          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 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!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                【注释】
                 ①樊迟:姓樊,名须,字子迟,孔子的弟子。
                 ②襁:背婴儿的背带、布兜。
                【译文】

                 樊迟请教学习种庄稼。孔子说:“我不如老农夫。”又请教学习种菜。(孔子)
             说:“我不如老菜农。”樊迟出去了。孔子说:“樊须真是小人呀!上边重视礼,
             百姓就不敢不尊敬;上边重视义,百姓就不敢不服从;上边重视信,百姓就不敢
             不说出真情实况。假如做到这样,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,(从政者)

             哪里用得上自己去种庄稼呢?”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
               子曰 :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也,近之则不孙 ,远之则怨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
                【注释】

                 ①养:供养,共同相处。这里主要指的是对婢妾,对仆隶下人,故用“养”字。
                 ②不孙:指不恭顺,不守规矩,放肆无礼。“孙”,通“逊”。
                【译文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
                 孔子说:“唯独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。亲近他,他就无礼;疏远他,

             他就心生怨恨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赋有异,品类有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三)
               世所谓小人者,便辟巧佞,翻覆难信,此小人之常态,不足惧也;以怨报德,

          此其甚者;背本忘义,抑又次之。便辟者,疏远之,则无患矣;翻覆者,不信之,

          则则无忧矣 ;惟以怨报德者,不可预防,此所谓小人之甚者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李德裕《小人论》
                【译文】
                 世上所说的小人,阿谀奉承,反复无常,不讲信用,这是小人的常态,不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
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