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21
(三)
②
①
夫四时 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 ,
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逆其根,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故阴阳四时者,万
③
物之终始也,死生之本也,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痴不起 ,是谓得道。道者,
圣人行之,愚者佩之。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,从之则治,逆之则乱。反顺为逆,
④
是谓内格 。
—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
【注释】
①四时:四季。
②从其根:顺从根本。
③苛痴不起:此处指不生重病。
④内格:病症名,阴阳上下表里闭塞不通的症状。
【译文】
四时阴阳的变化,是万物生命的根本。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,在
秋冬季节保养阴气,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,就能与万物一样,在生、长、
收、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。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,就会杀伐根本的生命力,
破坏真元之气。因此,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,是盛衰存亡的根本,违逆了它,
就会产生灾害,顺从了它,就不会发生重病,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。对于
养生之道,圣人能够加以实行,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。顺从阴阳的消长,就能生
存,违逆了就会死亡。顺从了它,就会正常,违逆了它,就会闭塞不通。
(四)
①
黄帝曰 :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 ,
第一章
②
神明之府 也。治病必求于本。故积阳为天,积阴为地。阴静阳躁,阳生阴长,
阳杀阴藏。阳化气,阴成形。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。寒气生浊,热气生清。清
大道之行,阴阳之化
③
气在下,则生飧泄 。浊气在上,则生胀。此阴阳反作,病之逆从也。
故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 ;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,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
⑤
④
故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 ;清阳发腠理 ,浊阴走五脏 ;清阳实四支 ,浊阴
归六腑。
——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》
【注释】
①生杀之本始:产生和消灭的根本。
②神明之府:此处指认识事物变化的枢纽。
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