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27
这是什么意思?”董君说:“天有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。木生火,火生土,
土生金,金生水。水为冬,金为秋,土为季夏,火为夏,木为春。春主生发,夏
主长大,季夏主养育,秋主收获,冬主库藏。库藏是在冬天形成的。所以父亲所
生发的,儿子使之长大;父亲使它长大的,儿子养育它;父亲所养育的,儿子形
成它。各位父亲的所作所为,他们的儿子都继承并继续施行,不敢违背父亲的意
愿,这是尽作为人的本分。故五行就是五种续行。从这里看,父亲传授,儿子受
之,这是上天之道。所以说:孝是上天的经线。”献王说:“很好!天之经线说
清楚了,再说说地的本义吧。”董君说:“地上生出云,可以形成雨,生出气可
以形成风,风雨就是大地的作为。地不敢占有功劳和名声,一定归之于上天。这
是顺从上天的命令,所以说这叫天风天雨,没有说这叫地风地雨的。地把自己的
勤劳归于天,如果不是有大义,它怎么可能这样做呢?所以下面对待上级,应该
像地事天一样,这叫大忠。土是火的儿子,五行中最贵的是土。对于四季来说,
土没有给予命令,也不与火争功名。木名春,火名夏,金名秋,水名冬,忠臣的
道义、孝子的行为都取之于土。作为五行中的最贵者,土的道义到了不可加的程
度。五声中最贵的是宫,五味中最美的是甘,五色中最盛的是黄,这就是说孝是
大地之本义所在。”献王说:“太对了!”
(五)
万物盈于天地之间,而其为物最大且多者有五 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
四曰金,五曰土。其用于人也,非此五物不能以为生,而阙其一不可,是以圣
王重焉。夫所谓五物者,其见象于天也为五星,分位于地也为五方,行于四时
①
也为五德 ,禀于人也为五常,播于音律为五声,发于文章为五色,而总其精气
之用谓之五行。
——《新唐书·志第二十四五行一》 第一章
【注释】
①五德:指的是贯穿于春夏秋冬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其中春属木、夏属火、
大道之行,阴阳之化
秋属金、冬属水、长夏属土。其中长夏有数种说法,一般以每季最后 18
天长夏。
【译文】
充实天地之间的是万物,其中最大最多的有五类: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。
对于人类来说,没有这五种就不能活,所以缺一不可,因此圣人非常重视这五者。
这五者在天上呈现为五星,在地上分成五方,在四季中贯穿为五德,赋于人身是
五常,在音律上分化为五声,在色彩上表现为五色,把它们最为根本的用处归结
为五行。
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