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30

第二章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地为炉, 造化为工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天地和万物的关系是一个被深入研究、广泛

                   思考的问题。在有些思想家那里,天地具有某些神圣色彩,甚至被
                   人格化,成为具有主宰力量的神;在另一部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

                   想家那里,天地则具有自然色彩,反对将天地想象为具有人格化的力

                   量,不过,这些思想家都肯定天地对万物的造化作用。本章从四个方

                   面编选了相关材料。第一部分讨论天地之间万物形象的出现和形成,

                   古人认为天地的上下导致了人间的社会秩序,天地的运动产生了万物

                   的具体形态。一些学者用朴素的思维想象了这个过程。第二部分讨论

                   了天地之间气的运行,古人认为气的运行自有其规律性,春天是气生
                   发的时候,夏天是气茂盛的时候,秋天是气收敛的时候,冬天是气深

                   藏的时候。这一规律周而复始地显现。第三部分讨论了天自身运行的

                   必然性。古人在此极为强调这一必然的客观性,有时甚至产生命定论

                   的倾向。第四部分讨论了万物的本源,古人仍然用天地这样的概念来

                   标志这一本源,强调这一根源的难测性,有时也用人的血缘关系来比

                   拟从天地到万物的过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28
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