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6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66
【译文】
人有欲望,谋算就混乱,谋算混乱,就更有欲望;更有欲望,邪心就占上风;
天
邪心占上风,办事的准则就没有了;准则没有了,灾难就会发生。由此看来,灾
人
难产生于邪心,邪心产生于欲望。可引起欲望的那类东西,进一步说可以使好人
之
变奸邪,退一步说也可以使善人遭祸。奸邪出现,向上就会侵害削弱君主;出现
道
祸乱,就会伤害百姓。可见可引起欲望的这类东西,向上会侵害削弱君主而向下
会伤害百姓,是大罪。所以《老子》说:“祸患没有比可引起欲望的东西更大的
了。”因此圣人不受五色的引诱,不沉溺于声乐;明君轻视珍贵的玩物,抛弃过
分华丽的东西。
(四)
①
耳之情 欲声,心不乐,五音在前弗听;目之情欲色,心弗乐,五色在前弗视;
鼻之情欲芬香,心弗乐,芬香在前弗嗅;口之情欲滋味,心弗乐,五味在前弗食。
欲之者,耳目鼻口也 ;乐之弗乐者,心也。心必和平然后乐。心必乐,然后耳
③
②
目鼻口有以欲之。故乐之务 在於和心,和心在於行适 。夫乐有适,心亦有适。
人之情:欲寿而恶夭,欲安而恶危,欲荣而恶辱,欲逸而恶劳。四欲得,四恶除,
④
⑤
则心适矣。四欲之得也,在於胜理 。胜理以治身,则生全 以 ;生全则寿长矣。
胜理以治国,则法立 ;法立则天下服矣。故适心之务在於胜理。
——《吕氏春秋 • 仲夏纪 • 适音》
【注释】
①耳之情:耳朵的本能。
②乐之务:此处指愉快的关键。
③行适:行为合宜适中。
④胜理:符合事理。
⑤生全:生命得以保全。
【译文】
耳朵的本能想要听声音,如果心情不愉快,即使音乐在耳边也不听;眼睛的
本能想要看彩色,如果心情不愉快,即使彩色在眼前也不看;鼻子的本能想要嗅
芳香,如果心情不愉快,即使香气在身边也不嗅;口的本能想要尝滋味,如果心
情不愉快,即使美味在嘴边也不吃。有各种欲望的是耳、眼、鼻、口,而决定愉
快或不愉快的是心情,心情必须平和然后才能愉快。心情必须愉快,然后耳、眼,
鼻、口才有各种欲望。所以,快乐的关键在于使心情平和,使心情平和的关键在
于行为合宜适中。快乐有个适中问题,心情也有个适中问题。人的本性希望长寿
而厌恶短命,希望安全而厌恶危险,喜欢荣耀而厌恶耻辱,希望安逸而厌恶烦劳。
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