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7 - 天人之道【0612】
P. 67
以上四种愿望得到满足,四种厌恶得以免除,心情就适中了。四种愿望能够获
得满足,在于依循事物的情理。依循事物的情理来修身养性,生命就保全了;
生命得以保全,寿命就长久了。依循事物的情理来治理国家,法度就建立了;
法度建立起来,天下就服从了。所以,使心情适中的关键在于依循事物的情理。
(五)
始生人者,天也,人无事焉。天使人有欲,人弗得不求 ;天使人有恶,人
①
②
弗得不辟 。欲与恶,所受于天也,人不得与焉 ,不可变,不可易。
——《吕氏春秋 • 仲夏纪 • 大乐》
【注释】
①辟:反对、排除。
②不得与焉:此处指没有办法。
【译文】
最初生成人的是天,人不得参与其事。天使人有了欲望,人不得不追求,
天使人有了憎恶,人不得不躲避。人的欲望和憎恶是从天那里禀承下来的,人
不能自己做主,不可改变,不能移易。
四、人之禀气,阴阳多寡
(一)
①
夫寒温之代 至也,在数日之间,人君未必有喜怒之气发胸中,然后渥盛
② 于外。见外寒温,则知胸中之气也。当人君喜怒之时,胸中之气未必更寒温
第三章
也。胸中之气,何以异于境内之气?胸中之气,不为喜怒变,境内寒温,何所
生起?六国之时,秦汉之际,诸侯相伐,兵革满道,国有相攻之怒,将有相胜
万物之灵,天下之贵
之志,夫有相杀之气,当时天下未必常寒也 ;太平之世,唐虞之时,政得民安,
人君常喜,弦歌鼓舞,比屋而有,当时天下未必常温也。岂喜怒之气为小发,
不为大动邪?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?夫近水则寒,近火则温,远之渐微。何
则?气之所加,远近有差也。成事 :火位在南,水位在北,北边则寒,南极则
热。火之在炉,水之在沟,气之在躯,其实一也。当人君喜怒之时,寒温之气,
闺门宜甚,境外宜微。今案寒温,外内均等,殆非人君喜怒之所致。世儒说称,
妄处之也。
——王充《论衡·寒温篇》
65